4-8 1958北京补校一年后的高考
石油工程, 榜上有名
经过一年多在北京华侨补习学校理工班再一次全面复习高中课程后,我第二次参加中国高等院校的入学考试。1958年中国高考,我报考了五个大学。如同1957年,我的第一报考志愿为北京大学天文物理系,第二报考志愿为清华大学建筑系。1958年,我认真地选择北京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为第三报考志愿。
那一年,我满怀信心地预期,北京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将录取我这个归侨学生,而清华大学,尤其是北京大学天文物理系,由於政治因素再一次排斥我而不予录取。
回顾当时情况,我能预期报考北京石油学院成功的主要根据如下:
(1) 中国在1949年以前的一百多年,历经孙中山先生领导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皇朝的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及国共内战,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因形势与环境实际情况而不能大力发展工业。作为国家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动力的能源工业甚为落后。作为能源工业最重要部分的石油工业更是非常薄弱。当时,中国没有自己强大的石油地质勘探,钻井采油,输送炼制等方面的技术人员,任凭外国人员把中国定为贫油国是使中国领导及其技术人员无法接受的。在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领导下新建立的八大工程学院中,北京石油学院是其中最重要院校之一。该学院必然将迅速发展,大量招生。
(2) 当时,石油工业技术几乎全是美国,欧洲,及原苏联等少数国家的研究与开发成果。有关技术资料,图书杂志,专利文件,以及其他与教材有关的出版物,中国没有为其保密的必要。因此,北京石油学院不会把归侨学生拒之门外。
(3) 1958年,中国大跃进必然鼓励大学增加招生人数,以加速培养工程技术人员。
(4) 我本已是优秀学生,数理化中英文等科成绩均达水准,中国当时的政治知识也已掌握,又经一年复习准备,1958年高考将会榜上有名。
不久,北京华侨补习学校学生高考录取名单公布,我完全没有出乎意料地被北京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录取。由此,我骑上千里马,奔向新的人生旅程。后来,石油及整个能源工业的丰富知识,以及研究开发和工程经验,在我一生资历中,写下了可引以自豪的篇章。
(David C. Huang September 2008 USA)
5-1 北京石油学院 – 中国大陆第二站
1958年中国大学入学考试,我被北京石油学院(Beijing Petroleum Institute)石油炼制系(Department of Petroleum Refinery)录取。1958年8月底,办理报到手续后,我开始了中国大陆第二站的旅程。从此,石油及其他能源工业的学习,研究与开发,在我一生的资历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北京石油学院建校史实
北京石油学院创建于1953年。1953年中国大学院系调整时,集中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名校的石油化工学科专业及专家教授,建立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系内设有石油钻井专业、石油开采专业、石油储运专业、石油矿场机械专业、石油炼厂机械专业、石油炼制专业。
1953年10月,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指示,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在北京海淀区学院路,扩大组建成立北京石油学院,专门致力于培养石油工程技术人员,以适应当时中国急需发展的能源工业。不久,北京石油学院,和北京航空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等,成为中国工程教育史上著名的北京八大学院。1960年后,北京石油学院和这些工程学院一起,发展成为中国重点大学;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重工业,培养出数以万计的优秀工程师,而为各重要工业部门的研究开发建立基础,并使中国工业发展达到先进水平。
当时,北京石油学院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院校聘请了许多专职或兼职的专家教授。其中胶体化学家傅鹰,石油工程专家秦同洛,地质学家张更,化学家张锦,化学工程专家曹本熹,武迟,朱亚杰等,均为北京石油学院各专业的创建者。此外,在我1958年入学后,杨光华, 张怀祖,田曰玲, 左鹿笙, 郭天民, 周佩正都是一些优秀的教授,讲师。
北京石油学院设有石油地质系,石油钻采系,石油机械系,石油炼制系,石油工业经济系等。各系还分设一些专业。
学院主要建筑与设施有:主楼,地质楼,炼制楼,南教室楼,北教室楼,石油加工实验室,机械加工实习厂,石油炼制小型实验装置区,教职员住宅区,学生宿舍楼区,饭厅,运动场,体育设施及游泳池,校医楼,附属学校,幼稚园,和生活服务区等。
石油炼制系
北京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和其他科系一样,采取五年学制。在为期五年的学习中,学生必须完成基础课,专业课,石油炼厂实习,机械加工厂实习,毕业实习等课程学习与实践训练。最后半年从事现场实习或科学研究,并进行石油炼制工程毕业设计,或编写专题研究毕业论文,然后呈交并进行毕业答辩。
在我后来申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电脑科学硕士入学时,纽约市一个学位评定机构承认北京石油学院毕业生拥有等同于美国学士学位。我完全免考获得批准参加硕士课程学习。这事实说明,当年北京石油学院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与程度,教授师资的水准,实验设备的建立与实际训练,石油炼厂的实习与现场知识,世界重要技术文献的应用等方面,均达到西方先进国家大学的水准。
文革十年浩劫-北京石油学院迁校山东后的变迁
文革期间,北京石油学院无可幸免地受到冲击,严重摧残与破坏了这所中国极为重要的石油工业高等学府。1969年10月仓促迁校山东省东营市,改称华东石油学院。学院领导,教授专家受到打击,教学课程受到破坏,珍贵的科学技术设备,实验装置,机械车床,与图书文献严重损坏,学生的学习与培养进程受阻,其严重程度,有识者可想而知。
以实际科学技术能力来领导大学院校的西方工业化国家,是不可能允许不学无术之徒,以任何理由来无理破坏如此重要的教育机构的。破坏容易建设难!作为北京石油学院毕业生,我永远感激母校的培育之恩,衷心希望今后中国的教育机构能得以保护,坚定地严防这种严重破坏的重演。
1976年底,四人帮垮台,摧残中国全国各部门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於宣告结束。接着,在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进程中,1988年华东石油学院更名为华东石油大学,后又在北京昌平区建立北京石油大学。至今,实行石油大学一校,两地分校,扩大专业设置,共同担负起培养中国石油科技人才的责任。
(黄达维 2008年8月于美国)
By admin • 5-北京石油学院回忆 • 0 • Tags: Beijing Petroleum Institut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etroleum Refining, 北京石油学院, 周恩来, 四人帮, 文革, 校史, 石油炼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