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dmin
About admin
Posts by :
Yiruma – River Flows In You – 演奏者:Joshua P. Foley
作為他的長輩,我非常高興地看到富立傑不僅於2016年初(8年級)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 “螞蟻王國(The Ant Kingdom)”,現在又決定向世界顯示他的音樂天賦。 2017年元旦,他建立了YouTube頻道 – “JoshFoleyMusic” – mp(mezzo-piano):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lVR5y1p7pIRcK_kpcC6wQ
最近,他呈現另一部視頻 – “Yiruma – River Flows In You“:
By admin • 視頻欣賞- Featured Videos • 0
全球競爭力報告2015-2016 – 瑞士榜首新加坡第2美國第3
— 黃達維 David C. Huang, September 2015 USA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于2015年9月30日公布了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5-2016)。
世界經濟論壇是1971年設于瑞士日內瓦的一個國際獨立非營利基金會組織。其宗旨是為了全球公眾利益﹐通過與具有領導性的國際組織密切協作﹐安排全球﹐地區和工業界的議事日程﹐舉行一系列有關經濟論壇﹐來改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2015-2016全球競爭力榜首仍為瑞士﹐新加坡位居第2﹐美國第3
《2015-201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對全球140個國家經濟的各個方面進行衡量評比而得出全球競爭力排行榜。2015-2016年﹐瑞士仍是世界上最具有競爭力的經濟體系。新加坡位居第二,仍是亞洲排名最高的國家。2015-2016年全球競爭力其他前10強國家或經濟體系為﹕美國第3﹑德國第4﹑荷蘭第5﹑日本第6﹑香港第7﹑芬蘭第8﹑瑞典第9﹑英國第10。
瑞士連續七年排名榜首,在全部12項評比指標上均取得優異成績,表現出強大的風險抵御能力,使該國成功地渡過世界經濟危机的沖擊。
其他排名較前列的國家有﹕挪威第11﹐丹麥第12﹐加拿大第13﹐乍得(Qatar)第14﹐台灣第15﹐新西蘭第16﹐阿拉伯酋長國第17﹐馬來西亞第18﹐比利時第19﹐盧森堡第20﹐澳大利亞第21﹐法國第22﹐奧地利第23﹐ 愛爾蘭第24﹐沙特阿拉伯第25﹐大韓民國第26。而中國則仍排名第28﹐印度尼西亞第37﹐俄羅斯第45﹐印度第55。
2015-2016年全球競爭力拉丁美洲排名最高的國家仍是智利﹐排名第35。巴西則排名第75。
提高生產力是促進經濟增長,解決高失業率的關鍵因素
在對推動國家的生產力和經濟繁榮的因素所進行的年度評估中,2015-201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指出﹐推行長遠的結构性改革,提高生產力,釋放人才潛力是當前各國應采取的重要措施,進而為促進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強今後經濟風險抵御能力提供充足保障。
報告發現,極具競爭力的經濟體在面對全球性經濟危機時表現出超凡的抵御和复蘇能力,而其他一些經濟體,尤其是新興市場的競爭力在危机之後狀態乏力,這一現象令人擔懮,它們可能會在下一次全球性經濟動蕩中陷入更深重而長期的困境。
報告在分析中還發現,一個經濟體在培養、吸引、利用和支持人才發展的能力与其競爭力高度地成正比。排名領先的經濟體在這方面均表現良好。但在許多其他經濟體中,人們獲得高質量教育和培訓的机會很少,同時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明顯不足。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加速催生全新的行業与經濟模式,与此同時,這也導致一些現有行業和模式的快速衰落。要在新的經濟環境中保持競爭力,人們在此時需要特別重視促進生產力增長的關鍵要素,比如人才与創新。”
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Xavier Sala-i-Martin表示:“生產力增長放緩已成為新常態,這是對全球經濟的嚴重威脅,并將深刻影響世界各經濟體應對關鍵挑戰的能力,如失業或收入不平等的問題。對于各國領導者而言,最好的對策則是优先推行改革,重點加大對創新和勞動力市場等領域的投資力度,這將有助于釋放創業人才的力量,讓人力資源充分發揮作用,”
全球競爭力指數的計算基礎與數据來源
《全球競爭力報告》競爭力排行榜是根據薩拉.伊.馬丁(Sala-i-Martin)教授于2004 年為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編制設計並引用的全球競爭力指數(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 GCI)為基礎來評定的。
全球競爭力指數 – GCI 將競爭力定義為“決定一個國家生產率水平的一整套政策﹑制度、和影響因素的集合”。排名計算是根據可公開獲得的數据以及世界經濟論壇与其合作伙伴机构對所涉及國家進行的全面調查為基礎的。
全球競爭力指數又以12個主要競爭力因素(pillars of competitiveness)為衡量指標的基礎,全面地反映了世界各國的競爭力狀況。競爭力指數總分就是這些指標的綜合計分結果。這些衡量指標包括机构(institutions)、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宏觀經濟環境(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健康与初等教育(health and primary education)、高等教育和培訓(hig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商品市場效率(goods market efficiency)、勞動力市場效率(labour market efficiency)、金融市場發展(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技術就緒度(technological readiness)、市場規模(market size)、商業成熟度(business sophistication)和創新(innovation)。
2015-2016年全球各國競爭力指數排名
《2015-201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共有140個國家或經濟體系參加評比。前30幾名及其他有關國家或經濟體以全球競爭力指數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GCI)排名如下﹕
全球競爭力報告2015-2016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5-2016
國家/經濟體 | 排名 | 評估得分 | 2014-15排名 |
Switzerland-瑞士 | 1 | 5.76 | 1 |
Singapore-新加坡 | 2 | 5.68 | 2 |
United States-美國 | 3 | 5.61 | 5 |
Germany-德國 | 4 | 5.53 | 5 |
Netherlands-荷蘭 | 5 | 5.50 | 8 |
Japan-日本 | 6 | 5.47 | 6 |
Hong Kong SAR-香港 | 7 | 5.46 | 7 |
Finland-芬蘭 | 8 | 5.45 | 4 |
Sweden-瑞典 | 9 | 5.43 | 10 |
United Kingdom-英國 | 10 | 5.43 | 9 |
Norway-挪威 | 11 | 5.41 | 11 |
Denmark-丹麥 | 12 | 5.33 | 13 |
Canada-加拿大 | 13 | 5.31 | 15 |
Qatar-乍得 | 14 | 5.30 | 16 |
Taiwan-台灣 | 15 | 5.28 | 14 |
New Zealand-新西蘭 | 16 | 5.25 | 17 |
United Arab Emirates-阿拉伯酋長國 | 17 | 5.24 | 12 |
Malaysia-馬來西亞 | 18 | 5.23 | 20 |
Belgium-比利時 | 19 | 5.20 | 18 |
Luxembourg-盧森堡 | 20 | 5.20 | 19 |
Australia-澳大利亞 | 21 | 5.15 | 22 |
France-法國 | 22 | 5.13 | 23 |
Austria-奧地利 | 23 | 5.12 | 21 |
Ireland-愛爾蘭 | 24 | 5.11 | 25 |
Saudi Arabia- 沙特阿拉伯 | 25 | 5.07 | 24 |
Korea Rep.-韓國 | 26 | 4.99 | 26 |
Israel-以色列 | 27 | 4.98 | 27 |
China-中國 | 28 | 4.89 | 28 |
Iceland-冰島 | 29 | 4.83 | 30 |
Estonia-愛沙尼亞 | 30 | 4.74 | 29 |
Czech Republic-捷克 | 31 | 4.69 | 37 |
Thailand-泰國 | 32 | 4.64 | 31 |
Spain-西班牙 | 33 | 4.59 | 35 |
Chile-智利 | 35 | 4.58 | 33 |
Indonesia-印度尼西亞 | 37 | 4.52 | 34 |
Italy-意大利 | 43 | 4.46 | 49 |
Russia Federation-俄羅斯 | 45 | 4.44 | 53 |
India-印度 | 55 | 4.31 | 71 |
Brazil-巴西 | 75 | 4.08 | 57 |
By admin • 特写 Features, 全球竞争力报告 • 0 • Tags: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World Economic Forum, 世界经济论坛, 全球竞争力报告
全球信息技術報告2015
— 黃達維 David C. Huang 編譯, May 2015 USA
本文參考﹕World Economic Forum 資訊報告
今年(2015), 新加坡在運用信息通訊技術(ICT –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方面排名全球第一。
設于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于2015年4月15日發布《2015年全球信息技術報告》(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15)。
2015年的全球信息技術報告以“發展信息通訊技術,促進包容性增長(ICTs for Inclusive Growth)”為主題﹐ 通過“网絡就緒指數”(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 – NRI)對全球143 個國家或經濟體,在利用資訊與通訊技術(ICTs)以促進經濟增長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成效進行了研究與評估。此報告至今是國際上評估資訊與通訊技術領域對各國競爭力和社會生活影響的最全面和最具有權威的參考資料之一。
2015年全球信息技術報告研究結果顯示,新加坡取代芬蘭而名列榜首﹐芬蘭第2﹐瑞典第3﹐此為前三名領先為目前世界上通訊网絡最發達的國家。荷蘭(第4)、挪威(第5)、瑞士(第6)、美國(第7)、英國(第8)、盧森堡(第9)﹑日本(第10)分列其后﹐而构成排行榜前10名的資訊技術最發達的國家或經濟體。
大型新興經濟體在网絡就緒方面的總體進展令人失望
大型新興經濟體在网絡就緒方面的總體進展令人失望。2015年,俄羅斯排名上升9位,位列第41位,成為排名最高的金磚國家。位列榜單前半部分的另一個金磚國家中國原地不動,保持在第62位。其他金磚國家的排名均出現下滑:南非下降5位至第75位,巴西下降15位至第84位,印度下降6位至第89位。
英士國際商學院(INSEAD)歐洲競爭力項目和全球指數項目執行主任Bruno Lanvin指出﹕“金磚國家的情況并不特殊:許多國家在過去十年中排名不斷上升,但目前開始出現停滯或倒退。部分原因在于,這些國家在城鄉和不同收入群體之間存在根深蒂固的差距,導致一大部分人口無法參与數字經濟的發展。”
報告聯合編輯、康奈爾大學約翰遜管理研究生院院長Soumitra Dutta則表示﹕2015年全球信息技術“報告顯示,各國之間的數字鴻溝正在擴大。在技術大步前進時,這個問題更令人擔懮。欠發達國家有可能會更加落后,我們必須盡快采取具體行動,應對這樣的局面。”
其他在信息技術發展方面值得一提的國家有﹕韓國(第12)﹐ 香港(第14)﹐ 阿聯酋(第23)﹐馬來西亞(第32)。
网絡就緒指數(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 – NRI)
自2001年以來,全球信息技術報告應用网絡就緒指數﹐即通訊聯網完備程度指數(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 – NRI)來評估一個經濟體在以下由53個單項指標組成的四方面做好了全面利用信息技術的准備程度:
(1)資訊與通訊技術的基礎設施、獲取成本及确保最优使用的必要技能;
(2)政府、企業和個人對信息通信技術的采納程度和使用情況;
(3)商業和創新環境,政治和監管框架;
(4)資訊與通訊技術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影響。
网絡就緒指數(NRI)綜合使用了公開渠道獲得的數据以及“高管意見調查”的研究結果。“高管意見調查”是世界經濟論壇与由全球160多家領先的研究机构和商業組織組成的合作伙伴共同開展的一項全面的年度綜合全球性調查。調查對象超過13000名企業高管,提供了网絡就緒關鍵領域的洞察和意見。
全面提高寬帶使用程度
美國思科系統公司(Cisco)全球技術政策(Global Technology Policy)副總裁Dr. Robert Pepper 指出﹕“寬帶能讓收入倍增,為了确保ICT能惠及所有人,我們需要全面提高寬帶使用程度,尤其要為低收入群體提供寬帶服務。無法互聯的國家和人口正在落伍。”
2015年全球信息技術報告還證實了下列事實:個人、企業和政府使用ICT的情況与經濟社會發展之間存在極為緊密的關聯。与此同時,報告還指出,對于所有國家來說,政府都必須發揮領導作用,積極營造良好的監管和企業經營環境,并培育富有競爭力的ICT市場。
2015主要國家或經濟體資訊與通訊技術排名
全球主要國家或經濟體資訊技術完備程度2015排名如下﹕
通訊聯网完備程度指數2015排名
The 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 2015 Rankings
2015排名 | 國家/經濟體 | 評估得分 | 2014排名 |
1 | Singapore-新加坡 | 6.0 | 2 |
2 | Finland-芬蘭 | 6.0 | 1 |
3 | Sweden-瑞典 | 5.8 | 3 |
4 | Netherlands-荷蘭 | 5.8 | 4 |
5 | Norway-挪威 | 5.8 | 5 |
6 | Switzerland-瑞士 | 5.7 | 6 |
7 | United States-美國 | 5.6 | 7 |
8 | United Kingdom-英國 | 5.6 | 9 |
9 | Luxembourg-盧森堡 | 5.6 | 11 |
10 | Japan-日本 | 5.6 | 16 |
11 | Canada-加拿大 | 5.5 | 17 |
12 | Korea, Rep.-韓國 | 5.5 | 10 |
13 | Germany-德國 | 5.5 | 12 |
14 | Hong Kong SAR-香港 | 5.5 | 8 |
15 | Denmark-丹麥 | 5.5 | 13 |
16 | Australia-澳大利亞 | 5.5 | 18 |
17 | New Zealand-新西蘭 | 5.5 | 20 |
18 | Taiwan-台灣 | 5.5 | 14 |
19 | Iceland-冰島 | 5.4 | 19 |
20 | Austria-奧地利 | 5.4 | 22 |
21 | Israel-以色列 | 5.4 | 15 |
22 | Estonia-愛沙尼亞 | 5.3 | 21 |
23 | United Arab Emirates-阿拉伯酋長國 | 5.3 | 24 |
24 | Belgium-比利時 | 5.3 | 27 |
25 | Ireland-愛爾蘭 | 5.2 | 26 |
26 | France-法國 | 5.2 | 25 |
27 | Qatar-乍得 | 5.1 | 23 |
28 | Portugal-葡萄牙 | 4.9 | 33 |
29 | Malta-馬爾他 | 4.9 | 28 |
30 | Bahrain-巴林 | 4.9 | 29 |
31 | Lithuania-立陶宛 | 4.9 | 31 |
32 | Malaysia-馬來西亞 | 4.9 | 30 |
33 | Latvia- | 4.7 | 39 |
34 | Spain-西班牙 | 4.7 | 34 |
35 | Saudi Arabia-沙特阿拉伯 | 4.7 | 32 |
36 | Cyprus-塞浦路斯 | 4.7 | 37 |
37 | Slovenia-斯洛文尼亞 | 4.6 | 36 |
38 | Chile-智利 | 4.6 | 35 |
39 | Barbados-巴巴多斯(島) | 4.6 | 55 |
40 | Kazakhstan-哈薩克斯坦 | 4.5 | 38 |
41 | Russian Federation-俄羅斯 | 4.5 | 50 |
44 | Puerto Rico-波多黎各 | 4.5 | 41 |
51 | Panama-巴拿馬 | 4.4 | 43 |
55 | Italy-意大利 | 4.3 | 58 |
61 | Mongolia-蒙古 | 4.2 | 61 |
62 | China-中國 | 4.2 | 62 |
69 | Mexico-墨西哥 | 4.0 | 79 |
79 | Indonesia-印度尼西亞 | 3.9 | 64 |
84 | Brazil-巴西 | 3.9 | 69 |
89 | India-印度 | 3.7 | 83 |
By admin • AI-IT, 特写 Features, 全球信息技术报告 • 0 • Tags: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 World Economic Forum, 世界经济论坛, 全球信息技术报告, 电脑资讯技术, 资讯技术
世界大學排名2014-2015
— 黃達維 David C. Huang, January 2015, USA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4-2015世界大學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簡稱: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為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組織(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 THE)﹐依據路透社(Reuters)提供的數据和資料﹐所發表的年度世界大學排名。其世界大學排名是根據世界優秀大學在教學(Teaching –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 30%),科學研究(Research – volume, income and reputation – 30%),學術論文引用率與影響(Citation – research influence – 30%),國際化意向(International Outlook – staff, students and research – 7.5%)和工業創新收入(Industrial Income – innovation – 2.5%)等5個領域共13個指標組成的核心
任務(core missions)來計算各大學綜合排名總分以評判其名次。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主要排名又分綜合排名與學科排名。學科排名包括“工程技術”、“生命科學”、“臨床醫學与健康科學”、“物理科學”、“社會科學”和“藝術與人文”六大學科范疇。
此外﹐泰晤士高等教育組織于2011年首次推出根據全球調查而評判出100所世界大學聲譽排名(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2013年﹐該組織還開始發表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5個領域13個計算指標
Overall indicator – 總指標 |
Individual indicators – 單項指標 |
Percentage weightings – 比重% |
---|---|---|
Teaching –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 教學- 學習環境 -30% |
|
|
Research – volume, income and reputation – 科學研究- 規模﹐收入與聲譽 – 30% |
|
|
Citations – research influence – 學術論文影響 – 30% |
|
|
Industry Income – innovation – 工業創新收入 – 2.5% |
|
|
International Outlook – staff, student and research – 國際化意向 – 教職員,學生,研究 – 7.5% |
|
|
以下為2014-201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綜合排名前60名傑出大學名列。
2014-2015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 綜合排名前60名列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4-2015 (Overall rankings)
排名 | 大學 | 國家 | 評估總分 |
1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加州理工學院 |
美國 | 94.3 |
2 |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學 |
美國 | 93.3 |
2 | University of Oxford 牛津大學 |
英國 | 93.2 |
4 | Stanford University 史丹福大學 |
美國 | 92.9 |
5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劍橋大學 |
英國 | 92.0 |
6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麻省理工學院 |
美國 | 91.9 |
7 | 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頓大學 |
美國 | 90.9 |
8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柏克萊加州大學 |
美國 | 89.5 |
9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倫敦帝國學院 |
英國 | 87.5 |
9 | Yale University 耶魯大學 |
美國 | 87.5 |
11 | 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學 |
美國 | 87.1 |
12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洛杉磯加州大學 |
美國 | 85.5 |
13 | ETH Zurich-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
瑞士 | 84.6 |
14 | Columbia University 哥倫比亞大學 |
美國 | 84.4 |
15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約翰· 霍普金斯大學 |
美國 | 83.0 |
16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賓夕法尼亞大學 |
美國 | 81.0 |
17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密歇根大學 |
美國 | 80.9 |
18 | Duke University 杜克大學 |
美國 | 79.9 |
19 | Cornell University 康乃爾大學 |
美國 | 79.4 |
20 | University of Toronto 多倫多大學 |
加拿大 | 79.3 |
21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西北大學 |
美國 | 79.2 |
22 |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倫敦大學學院 |
英國 | 78.7 |
23 | University of Tokyo 東京大學 |
日本 | 76.1 |
24 |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卡內基梅隆大學 |
美國 | 74.3 |
25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新加坡國立大學 |
新加坡 | 73.3 |
26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華盛頓大學 |
美國 | 73.2 |
27 |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佐治亞理工學院 |
美國 | 72.8 |
28 |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
美國 | 72.3 |
29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 |
美國 | 71.9 |
29 |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y of Munich 慕尼黑路德維希 – 馬克西米利安大學 |
德國 | 71.9 |
29 |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
美國 | 71.9 |
32 |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
加拿大 | 71.8 |
33 |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墨爾本大學 |
澳大利亞 | 71.2 |
34 |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
瑞士 | 70.9 |
34 |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
英國 | 70.9 |
36 |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愛丁堡大學 |
英國 | 70.4 |
37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
美國 | 70.0 |
38 | New York University 紐約大學 |
美國 | 69.9 |
39 | McGill University 麥吉爾大學 |
加拿大 | 69.6 |
40 | King’s College London 倫敦國王學院 |
英國 | 69.4 |
41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
美國 | 68.6 |
42 |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
美國 | 67.8 |
43 |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大學 |
香港 | 67.5 |
44 | Karolinska Institute 卡羅琳學院 |
瑞典 | 66.8 |
45 |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
澳大利亞 | 66.5 |
46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明尼蘇達大學 |
美國 | 65.9 |
46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
美國 | 65.9 |
48 |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學 |
中國 | 65.2 |
49 | Tsinghua University 清華大學 |
中國 | 65.1 |
50 |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首爾大學 |
韓國 | 64.8 |
51 |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香港科技大學 |
香港 | 64.7 |
52 |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韓國高等科學技術學院 |
韓國 | 64.5 |
52 |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曼徹斯特大學 |
英國 | 64.5 |
54 | Brown University 布朗大學 |
美國 | 64.1 |
55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加利福尼亞大學大學戴維斯分校 |
美國 | 63.7 |
55 | KU Leuven 魯汶大學 |
比利時 | 63.7 |
57 | Boston University 波士頓大學 |
美國 | 63.6 |
58 |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
美國 | 62.9 |
59 | Kyoto Universit 京都大學 |
日本 | 62.8 |
60 | University of Sydney 悉尼大學 |
澳大利亞 | 62.7 |
By admin • 特写 Features, 世界大学排名 • 0 • Tags: 世界大学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组织
2014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在中國北京舉行
— 黃達維 David C. Huang, November 2014 USA
本文參考﹕APEC.org, APEC-China.org.cn
2014年APEC中國北京峰會概況
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于2014年11月5-11日在中國北京舉行。今年APEC會議的主題為「亞太新願景:創新、互聯、融合、繁榮」。亞洲太平洋地區21個經濟體的領導人和政府代表會聚于北京雁栖湖畔,討論了“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以及“加強全方位基礎設施與互聯互通建設”等議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主持這次亞太經合峰會。習近平在開幕式的演講中,呼籲亞太國家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打造開放型亞太經濟格局。
在會議期間﹐習近平在其演講中表示熱烈歡迎APEC 21個國家或經濟體的領導人和政府代表的到來﹐並指出“每年的春秋兩季,都有成群的大雁飛到這里,雁栖湖由此得名。”
“亞太經合組織的21個成員就好比是21只大雁,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今天我們聚首雁栖湖,目的就是加強合作、展翅齊飛,書寫亞太發展的新愿景。”
“今年是亞太經合組織成立25周年。亞太經合組織的25年,也是亞太發展繁榮的25年。亞太經合組織見證了亞太發展的歷史成就,亞太發展也賦予亞太經合組織新的使命。”
2014年APEC北京峰會聲明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于2014年11月11日閉幕。中國在此次APEC極力推動亞太自由貿易區。2014APEC領導人峰會聲明指出﹕“亞太經合組織于1989年應運而生,掀開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的歷史新篇章。25年來,亞太經合組織矢志不渝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共促繁榮,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經濟技術合作兩個輪子一起轉動。亞太經合組織全力幫助本地區經受亞洲金融危机、國際金融危机的嚴峻考驗,成為全球經濟增長重要引擎。”“亞太經合組織已成為亞太地區層級高、領域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區域經濟合作論壇,正協力共建充滿活力、繁榮發展的亞太大家庭。”
在APEC領導人峰會之前﹐APEC2014各經濟體的工商界代表展望了世界和亞太經濟發展前景,呼籲推進亞太自貿區建設,繼續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和自由化水平,共同構建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開放型亞太經濟格局;建議各經濟體研究制定私營資本參與基礎設施投資的相關政策,全面實現亞太互聯互通和聯動發展的宏偉藍圖;希望各經濟體支持建設亞太開放創新平台,促進全球價值鏈發展合作,充分發掘經濟增長新動力,實現平衡增長。
下一屆2015年APEC峰會將在菲律賓舉行。
在北京APEC首腦峰會結束之后,東盟10個國家領導人將于11月12-13日前往緬甸舉行第25届東盟峰會。
APEC 2014北京峰會閉幕演出和焰火表演
2014年11月10日晚,中國主席習近平及其夫人彭麗媛在北京与出席這次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的各經濟體領導人及配偶共同觀看盛大的文藝演出和焰火表演。
北京閉幕演出的組織人員﹐利用奧林匹克鳥巢體育中心為网幕﹐呈現精彩絕倫的影像﹐與音樂焰火配合而向觀眾展現出一幕幕美麗壯觀﹑引人入勝的精彩表演。
APEC成員國和組織概況
成立于1989年﹐APEC旨在促進亞洲-太平洋地區的經濟成長﹑合作﹑貿易與投資。根據最新數據﹐APEC經濟體會員共擁有大約40%的世界人口﹐約60%的全球GDP(國內生產總值)﹐以及占有大約47%的世界貿易額。
APEC由亞洲-太平洋地區21個經濟體會員組成,包括澳大利亞(Australia); 文萊(Brunei Darussalam); 加拿大(Canada); 智利(Chile); 中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香港(Hong Kong, China);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 日本(Japan); 韓國(Republic of Korea); 馬來西亞(Malaysia); 墨西哥(Mexico); 新西蘭(New Zealand); 巴布亞新几內亞(Papua New Guinea); 秘魯(Peru); 菲律賓(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俄羅斯(The Russian Federation); 新加坡(Singapore); 台灣(Chinese Taipei); 泰國(Thailand); 美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越南(Viet Nam)。
慶祝柏林牆倒塌 – 共產主義體系崩潰25周年
— 黃達維 David C. Huang, November 2014 USA
柏林牆-自由世界與共產專制冷戰的重要標誌
1960年代,東德共產党當局為了阻止東德人民逃往自由的西方﹐自1961年8月起,即在西柏林周圍筑起防御工事﹐進而建筑成一堵戒備森嚴﹑長達155公里的高牆 – 柏林牆(德語:Berliner Mauer)。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分裂德國28年的 柏林牆﹐成為當時自由世界與共產專制之間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柏林牆修建之前,約有250万東德居民逃离東德,他們中的許多人通過西柏林前往西德和其他西歐國家。1960年起東德邊防軍開始向越境者開槍射擊。据統計,被開槍射擊而死亡者約200多人。
億萬人歡呼1989柏林牆倒塌﹐共產主義體系崩潰
1989年東歐專制國家發生了一系列政治變動。1989年7月,前蘇聯主張改革的戈爾巴喬夫總統在布達佩斯舉行的華沙條約組織會議上宣布結束勃涅日列夫主義。蘇聯對社會主義“兄弟國家”的干涉權就此失效,莫斯科的聯盟伙伴必須自己解決國內問題。當時的東歐共產主義禁區終於被打破。接着﹐波蘭和匈牙利政策發生了變化。
1989年冬﹐東德人民也進行了數周的抗議活動。當時由改革派戈爾巴喬夫領導的蘇聯和東德政府,都選擇不動用武力,并排除了采取類似1989年夏天在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發生的屠殺清場式”中國解決方案”的可能。1989年11月9日的民主自由運動,沒有發生像1953年東德”6· 17事件”一樣被血腥鎮壓,也沒有讓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以及1968年”布拉格之春”重演。
在數周的抗議活動后,1989年11月9日東德政府宣布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西德以及西柏林,當晚柏林牆因故在東德居民的壓力下被迫開放。1990年6月東德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牆。柏林牆的倒塌為結束統一社會党專政以及東﹑西德統一鋪平了道路,一年后的1990年10月3日德國終于統一。
慶祝柏林牆倒塌25周年
2014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25周年之際﹐德國政府和人民舉行了隆重的紀念活動。7000個球形燈排成的長廊,重現當年柏林牆的痕跡。11月9日晚間,燈滅而球升天,象征著柏林牆造成的隔閡一去不复返。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慶祝柏林牆倒塌25周年紀念活動上講話說,“夢想可以成為現實,即使屏障再高,改變也不是沒有可能。”
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在其一篇文章中強調了柏林牆倒塌對結束冷戰的重要意義。他認為這一天不僅僅是德國人的一個節日,“而且是所有歐洲和其他大陸各族人民的節日。” 因為柏林牆并非是簡單地分裂了城市,分裂了民眾和家庭。 而且“也將歐洲和世界分成兩部分,導致雙方彼此以核戰爭進行威脅恐嚇。”
戈爾巴喬夫強調,柏林牆的倒塌不僅為東﹑西德統一鋪平了道路,也使冷戰結束而帶來和平成為可能。為此,德國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By admin • 世界动态, 人权, 八国集团 • 0 • Tags: Freedom,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基本人权, 民主, 自由平等
全球競爭力報告2014-2015
— 黃達維 David C. Huang, September 2014 USA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于2014年9月3日公布了2014-2015全球競爭力報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4-2015)。
世界經濟論壇是1971年設于瑞士日內瓦的一個國際獨立非營利基金會組織。其宗旨是為了全球公眾利益﹐通過与具有領導性的國際組織密切協作﹐安排全球﹐地區和工業界的議事日程﹐舉行一系列有關經濟論壇﹐來改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2014-2015全球競爭力榜首仍為瑞士﹐美國第3
《2014-201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對全球144個國家經濟的各個方面進行衡量評比而得出全球競爭力排行榜。2014-2015年﹐瑞士仍是世界上最具有競爭力的經濟體系。新加坡位居第二,仍是亞洲排名最高的國家。2014-2015年全球競爭力其他前10強國家或經濟體系為﹕美國第3﹑芬蘭第4﹑德國第5﹑日本第6﹑香港第7﹑荷蘭第8﹑英國第9﹐瑞典第10。
美國在机构和創新方面成績節節攀升而使競爭力排名連續兩年提高至世界第3位。
其他排名較前列的國家有﹕挪威第11﹐阿拉伯酋長國第12﹐丹麥第13﹐台灣第14﹐加拿大第15﹐乍得(Qatar)第16﹐新西蘭第17﹐比利時第18﹐盧森堡第19﹐馬來西亞第20﹐奧地利第21﹐澳大利亞第22﹐法國第23﹐ 沙特阿拉伯第24﹐愛爾蘭第25﹐大韓民國第26。而中國則排名第28﹐印度尼西亞第34﹐俄羅斯第53﹐印度第71。
2014-2015年全球競爭力拉丁美洲排名最高的國家仍是智利﹐排名第33。巴西則排名第57。
今年﹐印度尼西亞的排名躍升了4位,今年排在第34位。自2006年以來,印度尼西亞是20國集團中競爭力提升最為顯著的經濟體之一。
結构改革﹐人才與創新促進經濟發展
在對推動國家的生產力和經濟繁榮的因素所進行的年度評估中,2014-2015全球競爭力報告指出﹐維持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挑戰在于:不同地區、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之間對結构改革實施的不平衡。報告同時強調,為了實現可持續且具有包容性的經濟發展,人才和創新是國家部門和私有企業領導者需要進行更有效協作的兩個領域。
美國今年的競爭力排名,就是在其机构框架和創新所獲得分數的支持下連續兩年提升了兩位而排名全球第3。
全球競爭力排名中領先的經濟體在開發、評估并利用可用人才,加大投資以推動創新方面都得到了較高的分數。這些明智而有針對性的投資能得以落實,則得益于公私部門之間強力的合作与協調。
全球競爭力指數的計算基礎與數据來源
《全球競爭力報告》競爭力排行榜是根據薩拉.伊.馬丁(Sala-i-Martin)教授于2004 年為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編制設計並引用的全球競爭力指數(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 GCI)為基礎來評定的。
全球競爭力指數 – GCI 將競爭力定義為“決定一個國家生產率水平的一整套政策﹑制度、和影響因素的集合”。排名計算是根據可公開獲得的數据以及世界經濟論壇与其合作伙伴机构對所涉及國家進行的全面調查為基礎的。
全球競爭力指數又以12個主要競爭力因素(pillars of competitiveness)為衡量指標的基礎,全面地反映了世界各國的競爭力狀況。競爭力指數總分就是這些指標的綜合計分結果。這些衡量指標包括机构(institutions)、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宏觀經濟環境(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健康与初等教育(health and primary education)、高等教育和培訓(hig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商品市場效率(goods market efficiency)、勞動力市場效率(labour market efficiency)、金融市場發展(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技術就緒度(technological readiness)、市場規模(market size)、商業成熟度(business sophistication)和創新(innovation)。
2014-2015年全球各國競爭力指數排名
《2014-201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共有144個國家或經濟體系參加評比。前30幾名及其他有關國家或經濟體以全球競爭力指數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GCI)排名如下﹕
全球競爭力報告2014-2015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4-2015
國家/經濟體 | 排名 | 評估得分 | 2013-14排名 |
Switzerland-瑞士 | 1 | 5.70 | 1 |
Singapore-新加坡 | 2 | 5.65 | 2 |
United States-美國 | 3 | 5.54 | 5 |
Finland-芬蘭 | 4 | 5.50 | 3 |
Germany-德國 | 5 | 5.49 | 4 |
Japan-日本 | 6 | 5.47 | 9 |
Hong Kong SAR-香港 | 7 | 5.46 | 7 |
Netherlands-荷蘭 | 8 | 5.45 | 8 |
United Kingdom-英國 | 9 | 5.41 | 10 |
Sweden-瑞典 | 10 | 5.41 | 6 |
Norway-挪威 | 11 | 5.35 | 15 |
United Arab Emirates-阿拉伯酋長國 | 12 | 5.33 | 19 |
Denmark-丹麥 | 13 | 5.29 | 15 |
Taiwan-台灣 | 14 | 5.25 | 12 |
Canada-加拿大 | 15 | 5.24 | 14 |
Qatar-乍得 | 16 | 5.24 | 13 |
New Zealand-新西蘭 | 17 | 5.20 | 18 |
Belgium-比利時 | 18 | 5.18 | 17 |
Luxembourg-盧森堡 | 19 | 5.17 | 22 |
Malaysia-馬來西亞 | 20 | 5.16 | 24 |
Austria-奧地利 | 21 | 5.16 | 16 |
Australia-澳大利亞 | 22 | 5.08 | 21 |
France-法國 | 23 | 5.08 | 23 |
Saudi Arabia- 沙特阿拉伯 | 24 | 5.06 | 20 |
Ireland-愛爾蘭 | 25 | 4.98 | 28 |
Korea Rep.-韓國 | 26 | 4.96 | 25 |
Israel-以色列 | 27 | 4.95 | 27 |
China-中國 | 28 | 4.89 | 29 |
Iceland-冰島 | 30 | 4.71 | 31 |
Chile-智利 | 33 | 4.60 | 34 |
Indonesia-印度尼西亞 | 34 | 4.57 | 38 |
Spain-西班牙 | 35 | 4.55 | 35 |
Czech Republic-捷克 | 37 | 4.53 | 46 |
Italy-意大利 | 49 | 4.42 | 49 |
Russia Federation-俄羅斯 | 53 | 4.37 | 64 |
Brazil-巴西 | 57 | 4.34 | 56 |
India-印度 | 71 | 4.21 | 60 |
By admin • 全球竞争力报告 • 0 • Tags: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World Economic Forum, 世界经济论坛, 全球竞争力报告
資深新聞人-著名記者蘇玉珍走完多彩多姿的一生
— 撰稿:孔智璋(印尼棉蘭蘇東中學學長), 2020
蘇東中學校友, 資深女記者蘇玉珍多彩多姿的一生
蘇玉珍1932年(當時印尼還是荷屬東印度群島)出生於印尼棉蘭,父親蘇源昌先生係上世紀前半葉印尼第二大中文報《新中華報》社長。蘇玉珍1947年前往上海就讀於裨文女中,兩年後在神州易幟前返回印尼。1950年蘇東中學高中畢業後赴臺升學,成為印尼返國升學的第一位女僑生,也是海外第一位返台升學的女僑生。
體育女記者, 傑出女青年, 《破冰》傳記
1954年在臺大外文系畢業後,在當時的外交部次長沈昌煥的介紹下,很偶然的進入中央日報,成為中華民國首百位女性體育記者。蘇玉珍人長得高,性喜打籃球、寫籃球、評籃球,還應電臺邀請,在電臺現場播籃球。1966年當選第一屆十大傑出女青年,1999年出《破冰》傳記,是蘇玉珍一生奮鬥不懈的故事,書中分享她的報緣和球緣。
訪問外國元首
蘇玉珍雖為體育記者,但外語能力強,當時,正值中央日報全盛時期,使她有機會訪問過多國元首。包括韓國總統李承晚、美國總統艾森豪、越南總統吳廷琰等。她行政經驗也很豐富,做過中央日報副總編輯、香港時報臺灣分社主任、副社長、社長及臺灣新生報社長等。
1966年,親共的首任印尼總統蘇卡諾下臺,由反共約蘇哈圖執政,中央社社長馬星野是蘇玉珍的老長官,在1968年特地由中央日報借調她派駐印尼雅加達,這下子蘇玉珍如蛟龍入水,一出馬就專訪蘇哈圖總統夫人,表現優異。她在雅加達做了九年特派員,一直到1978年才調回中央日報。
蘇玉珍曾活躍在新聞媒體界四十多年之久
曾活躍新聞崗位四十四年之久的蘇玉珍,曾是中華民國許多歷史事件的目擊者,如她曾經獨家訪問美國艾森豪總統,也是第一位進入板門店採訪南北韓及美軍代表談判的中國女記者,更曾冒險深入越南海燕特區,採訪在那兒的支持國府游擊隊。然而,對於所有熱愛籃球的老球迷來說,蘇玉珍不僅球打得好,球賽也播得一級棒,筆下工夫更是了得,堪稱是一位十項全能的無冕之王。
1958年第三屆亞洲運動會 – 資深體育女記者蘇玉珍
1958年第三屆亞洲運動會在東京舉行時,中華民國參加的選手一共有男女163人,項目包括羽球、桌球、籃球、足球、拳擊、舉重、柔道、游泳、田徑、網球、射擊、自由車等十三項之多。而在這十三個項目當中,中華民國至少有七、八個項目有得分,贏得獎牌的把握,隨團採訪記者莫不兢兢業業,深恐漏掉歷史性的鏡頭,難以對國人交代。蘇玉珍表示:「東京那麼大,語言又不通,我每天趕搭計程車,奔赴好幾個場地,每個得分項目結束以後,立刻以電報、長途電話向國內報導。」蘇玉珍的報導令人大呼過癮,但那筆透支的計程車費,從她的薪水中按月扣除,扣了好幾個月才還清那筆債款呢!
蘇玉珍於2020年9月11日逝世於台北
今年(2020年)9月11日凌晨,蘇玉珍在睡夢中逝世於台北,享壽89歲,終於走完她那多彩多姿的一生。
從民國三十九年(1950),自僑居地印尼回台後,蘇玉珍將她的黃金歲月奉獻給祖國,四十多年來,她也是台灣發展史的忠實記錄者,她用春秋之筆,寫下了台灣發展的點點滴滴,緬懷這一段歷史的同時,蘇玉珍這個名字,將永遠鐫刻在我們的心中!
附錄中華民國幾位名人對蘇玉珍的著作《破冰》評語:
回首來時路,蘇玉珍掀起她的記憶,一頁頁寫來,道出她的艱辛成長及奮鬥,其文其事不僅適合與她同一時代背景的人們閱讀,也可以為現代青年們的參考和取材。
-前台灣省省長 宋楚瑜
有著俠女風範的蘇大姐,盡情揮灑自己人生,在生命的每一個轉折口,無論是喜是憂,她都抱持勇於承擔,歡喜付出的心情。
-前中視晚間新聞主播 沈春華
玉珍女士從籃球場上學到「一旦披掛上陣,就只有全力以赴」的信念,爾後並充分發揚在新聞工作的領域裡,這種精神,正是玉珍女士最令人敬愛之處。
-前立法委員 李慶安
在我當學生時代,「蘇玉珍」三個字,代表的就是女記者的傳奇,她的採訪經歷,往往成為我們課堂上討論的材料,她的經歷對我產生極大的影響,還有「有為者亦若是」的豪情。
-資深媒体人,前TVBS執行董事 李豔秋
新聞工作者,應該是一個時代的見證者,一個歷史的紀錄者,蘇玉珍透過她的傳記,讓我們聽到一些時代的聲音。
-前華視新聞部副理 陳月卿
By admin • 2-苏东中学-凌霄豪志 • 0 • Tags: Su Tung Alumni, Su Tung High School, Su Tung Medan, Su Tung Middelbare School, 印尼棉兰华人, 女記者, 棉兰苏东中学, 苏东中学, 苏东中学校友, 蘇東中學, 體育記者